坐在船头的Jurubatu专司引导长舟避开石头,循着安全途径前进,角色非常重要!
七斑加雷是一种和马来半岛的加雷不同的品种,加雷学名为Osphronemus goramy,而七斑加雷学名则是Osphronemus setemfasciatus。七斑加雷栖息于沙巴和砂拉越山河中,意外地在笔者这次的山河探勘钓游中被钓获,这也是沙巴的七斑加雷首次亮相于媒体呢!……
原文,摄影:Real Snail 译文:Darren Shan
在沙巴提到“山河”两个字,拟饵钓发烧友首先会想到的是那些流过村庄的山河,被圈定为“Tagal”保护区,并拥有很多黑吉罗、红吉罗及十字水马骝。
淡水拟饵钓活动越来越盛行的今天,沙巴的拟饵钓发烧友也不再满足于钓取Tagal的山河鱼类,他们开始去探勘更远的深山山河。不过这样的探勘活动只有很少数的人在进行着,也很少会在社交媒体如面子书上看到关于这些深山山河的钓鱼情报。

虽然缺乏厕所和水电,可是我们在原住民村里的住宿已经算是很豪华了!
沙巴加雷与七斑加雷
沙巴有两种加雷,分别是沙巴加雷(Osphronemus laticlavius)和七斑加雷(Osphronemus setemfasciatus)。七斑加雷属于婆罗洲特有加雷品种,而沙巴加雷则是沙巴特有品种,更为珍稀。七斑加雷和沙巴加雷都拥有红色的鱼鳍,两者最大的分别在于头部特征。七斑加雷的头部有很多深陷的皱纹,成年鱼头形偏方形,而沙巴加雷则没有明显皱纹,头形偏圆形。七斑加雷另一个特征是成年鱼依然保留黑色横纹,这也是沙巴加雷所没有的。
懂得分辨七斑加雷和沙巴加雷的人并不多,很多人以为在沙巴钓到的就是沙巴加雷,其实不然。沙巴加雷在野生环境已如凤毛麟角般稀有,早年也只听闻西加麦河(Sungai Segama)流域有它的存在。现今所见的沙巴加雷都是养殖的观赏鱼,想在野外钓到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这次我和一班好友策划了一趟四天三夜的钓鱼活动,目标直指山河中的七斑加雷,此外也包括河中的黑吉罗和十字水马骝。参与活动的朋友包括Jali、Opet、Alud和Wan。

日本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店屋成了活生生的历史见证。
小至十岁的孩童已开始练习Jurubatu技术,未来将是操控长舟的熟练继承人。
山河探险开始
我们从沙巴首府亚庇出发,乘坐四轮驱动车前往内陆地区,在里头的一座原住民村民宿过夜。这座村庄只能从水路前往,陆路是进不到的。最初的两小时我们的车程都花在柏油路上,接下来两小时则是山路。来到河边后,我们便乘坐长舟往上游,约一个半小时才来到村庄。
第二天我们才开始进行钓鱼活动。我们在村庄分乘3艘长舟前往该条山河的上游,并在上游扎营过夜。从村庄前往营地需要走四小时水路,路途险阻重重,毕竟这时是旱季,而且山河中自然少不了激流障碍。
一路上我们下河推船似乎比坐在船上的时间还少,过了一道又一道激流。这过程十分考验大家的体力,以及船夫控船克服激流的技巧,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
船头助手的重要性
在沙巴许多地区都是两人操控一艘长舟的。掌控舷外机那个被称为“Jurumudi”,而在船头握着船桨或长棍的助手叫“Jurubatu”。在长舟来到危险的激流河段时,船头助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他才能看清前方的岩石及障碍物,也懂得在什么时候摆动船头方向避免撞上石头倒树,让船循着正确的路线征服激流。
船头助手的手臂必须强健有力,不然难以一根长棍推动一艘正在疾驶的长舟,摆动船头。他需要有非常丰富的山河行舟经验,能在数秒内就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条山河有很多激流,他的记忆力很强,能够记住这道激流的大石在什么方位,那道激流哪一个位置比较深,可供长舟越过。换作是我们这些没经验的菜鸟,我看长舟早就撞石沉没了!
黑吉罗也是这趟钓游的主角之一。
船头助手都是靠打手势来对船尾的舵公做出指示的,没有一个舵公会在没有船头助手的情况下独自开船去山河上游,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任务。
由于我们从村庄出发时已近中午,所以抵达营地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当我们将船上一切行李工具都搬下船后,来不及扎营就赶着到附近河段去钓鱼了。
我们抛投的钓点主要是水潭和激流,拟饵是10-16克的铁牌。在这段傍晚时分,我们成功钓上了一些小水马骝和黑吉罗,算是过了钓瘾。天色渐暗,我们也意识到必须回营去扎营了,大伙便决定收钓,明天才好好努力冲刺。
6点钟天已黑,这时我们还没扎好营。天黑会造成许多不便,不过大家都很合作,所以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扎营工作。这段时季是沙巴州内陆的旱季,我们并不担心会下雨导致山洪暴发,所以营地并没有安置在高处。
在没有网络的深山里,智能手机的作用就只是让我们拍照和录影,而不是上社交媒体吹水。我们在夜里吃好晚餐就围坐在篝火边聊钓鱼经,看看没有光害,万千星斗闪烁的夜空。随后大家各自入营帐,伴着虫鸣和鼻鼾声会周公去……
美丽的山河加雷成为本地极为难得的拟饵钓新邮票。
七斑加雷钓点
第三天是我们在这条河上游钓鱼的最后一天,吃过早餐我们就捉紧时间出发去钓鱼。我们并没有坐长舟去上游,而是以徒步方式,怀着希望前往传说中有七斑加雷的钓点。
途中我们经过漂亮的钓点都会抛投几竿,不过我们不会在这些钓点浪费太多时间,并且加快步行速度,因为我们约定了在下午二点大家都必须回到营地拆营。回村庄的路程远着呢,我们必须尽量赶在天黑前抵达村庄。今晚我们将在村庄过夜,隔天早上就开车回亚庇去。
我们步行抵达一座很长的水潭,这里据村民说就是七斑加雷的老窝。这座水潭边也有一些小水洼,水潭深而平静,我们相信除了大加雷,这里也有其他品种的大鱼。
大非洲鱼?
我们分散在水潭各处抛投,盼望能完成用拟饵钓七斑加雷的梦想。第一条被拟饵引诱上钩的七斑加雷是Jali的战利品,他抛投的15克金色铁牌成功在水潭中引发七斑加雷的攻击。当七斑加雷被Jali遛到岸边时,他竟然误会那是大非洲鱼,而不停大喊:“大非洲,大非洲!”令我们啼笑皆非。偏远深山的山河里哪会有大非洲鱼呢!
作钓时我们都有鱼讯,可惜都不中钩,我自己就有多达三次不中钩的鱼讯,看来七斑加雷嘴小,要令它中钩不是那么容易的。为什么我敢肯定是七斑加雷的鱼讯?因为鱼讯产生后,七斑加雷往往还会继续尾随拟饵来到岸边,才掉头游走。

沙巴已踏入旱季,营帐扎在河边没问题。
除了七斑加雷,来咬饵的还有水马骝,有时甚至还双竿齐中呢!我成功用铁牌钓到七斑加雷后,便换上深潜型肥仔拟饵玩水马骝,我选用的是5cm Salmo Hornet肥仔,颜色是金色。没想到换上深潜型拟饵后,一抛又钓上了七斑加雷,看来这里的七斑加雷数量还真不少。
一路上都有水马骝为我们提供不绝的娱乐。
Opet和Alud就没那么幸运,他们的拟饵不是七斑加雷咬不中就是中了脱钩。Irfan更够力,他的深潜型拟饵引来了一条怪物级七斑加雷追咬,那条怪物长约2尺,一直追到他跟前才掉头游走。“看得到钓不到”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我相信他们回去后很快又会吵着要来这里钓鱼了。
我们一直钓到下午一点便收钓步行回营。途中我们必须游泳渡河,也不再进行任何抛投活动。为了能在预定时间内到达营地,大家加快脚步疾行,总算在下午2点抵达营地。看得出大家拆营时都显得依依不舍,毕竟我们来这里钓鱼的时间太短了,有到喉不到肺的感觉,下次应该计划多一天的时间钓鱼才行。
这次只是探勘行,大家大致也了解到怎么钓这里的七斑加雷和其他鱼类了,下次重游钓况一定会更好。再会了七斑加雷,下次我会带更多不同的拟饵来“孝敬”你!

作者完成七斑加雷艰巨任务,难掩心中喜悦之情。

在这人烟罕至的山河上游,水马骝就像非洲鱼那么常见!

三公斤水马骝。不论是东马或西马钓鱼人都羡慕的大物!

这次钓游的成功船夫居功至伟,大家来一张合照作纪念吧!
Osphronemus laticlavius(沙巴加雷)和Osphronemus goramy(普通加雷)有着明显不同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