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黑水河的典型对象鱼尖头鳢,一直是阴钓发烧友眼中的超级偶像。这次《钓鱼秘笈》将带你到彭亨州东南部的一条黑水河,去见识这里目中无人的尖头鳢,同时教你如何克服勒骚树阻碍青蛙活饵下水的问题……
黑水河是大马低地森林泥炭沼泽的产物,这种河流流淌着偏酸性的水,非常适合一种鱼类栖息,那就是黑水河的代表性垂钓对象鱼尖头鳢。很多人对尖头鳢的认识都是从黑水河开始,它在黑水河的数量也比梅花斑、鸳鸯斑和多鳗来得多。

营地的木寮搭得很高,如果体重超标,上下木梯时就可以体验到摇摇欲坠的刺激感。
而阴钓法,也是专门为这种蛇头鱼类而发明的钓法,目的是将钓饵送到躲在密塞障碍物里的尖头鳢面前,引诱它咬饵上钩。这钓法,也是我搁置多年的钓法,原因是我想尽量少用活物作为钓饵,减少杀生。
阴钓尖头鳢是非常刺激的。钓饵穿过重重障碍,落水,晃动,下沉……突然间,本是松弛的钓线一紧,一股微弱的拉力从钓线传到钓者手上,伴随着尖头鳢咬饵独有的浑厚“kup”声。幸运的话,还能从障碍物缝隙中窥见水面冒起数颗指甲大的气泡。轻轻拉动钓线,彼端咬饵的鱼还气定神闲地享用美餐而不动,更令人对它的体型遐想联翩……
放低竿梢收紧线,然后大力扬竿打钓!水花翻滚!大鱼挣扎的水声响彻密林,这时持竿者都紧张地要立即将它拉出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这整个过程都是阴钓尖头鳢爱好者最为念念不忘的,是一个恒久不忘的美好记忆。
深藏在我脑海中阴钓尖头鳢的美好回忆,被来自新山的好友陈志雄所唤醒。他邀我与他的蛇头死党们共游一条黑水河。这条黑水河蜿蜒划开泥炭沼泽密林,正静静地躺在彭亨州东南方的大地。

这条超过1公斤的大尖头鳢只是陈志雄此行的其中一条渔获。
近来很少在凌晨开车出发去采访,在这段时间独自开车走在森州至彭亨州的寂静无人公路上,令我不自觉地忆起从前去登嘉楼黑水河垂钓的往事。同样是这样的时段,我和战友们经常都兴高采烈地载着露营用具、钓具和小青蛙出发,而迎接我们的将是黑水河尖头鳢狂咬的钓况……这次,会不会也一样呢?
我来到彭亨州的姆阿占沙(Muadzam Shah)时还是月明星稀,会合了来自新山的伙伴,便一道去目的地与两位来自关丹的 “师父级”阴钓高手会合,再进入钓场。
黑水河障碍挑战
其实在黑水河作钓时间并不是很重要,但为什么我们要那么早赶到钓场去呢?原来从我们下船的位置到我们的营地,一路上要征服重重障碍,这会耗去我们几个小时,加上下船搬运行李等也很花时间,因此我们不得不早点到河边下船。
这条黑水河是流出那昔(Nenasi)的,我们现在正位于它的上游,不过目的地却是更上游的地区。河边长满了勒骚树(Rasau,露兜树),一种湿地最常见的植物。它的长叶边缘有刺,就像黄梨叶般。一丛丛的勒骚树下,就是尖头鳢的老巢。

阿勇和阿安两个好搭档这次收获颇丰。
前往营地一路上需穿越许多勒骚树丛间的缝隙,水面还有倒树枯杆挡路,草根树叶一缠上舷外机螺旋桨,我们就必须停船清理才能继续前行。这批身经百战的钓友带上了长刃的巴冷刀及镰刀,加快了清理的速度。
由于浮于水面的枯勒骚树、杂草及植物残骸垃圾挡路,驾船者必须扭大油门让船往前冲才能跨越障碍。船一冲到这些障碍时,我们还必须马上把舷外机螺旋桨提起来,才能避免缠上这些垃圾。而坐在船头的伙伴也不会闲着,必须用长柄船桨控制船艏去向,避免撞入勒骚树丛里,虽然如此,在那狭窄的水道里,我们的船也无法避免地撞进勒骚树丛好几回。

黑水河的尖头鳢体色偏红褐色,颜色与枯叶枯木无异。
此行我是其中一个驾船者,这样的开船方式是我不曾经历的。以往在其他黑水河作钓一般只需把船抬过倒树等障碍物而已,不必像这样还必须掌握冲撞障碍物越过缝隙的技巧。这任务难度虽然比在山河开船低,但是吃力程度却不输山河。
关丹老手阿顺和阿明两人乘坐的是浮力极佳的塑料平底船,加上对环境非常熟悉,遇到障碍往往轻易就通过了。而缺乏经验的我们常常得花时间清理缠住舷外机的垃圾,加上乘坐的玻纤小船较重,拖慢了前进速度。
流了4小时的汗后,我们才越过重重障碍来到营地,呼……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看到营地有三座搭得高高的木寮,我们都感到好奇。租木寮给我们过夜的原住民老兄说,搭得那么高不是为了防止洪水,而是为了避免被猛兽侵扰,这里没有大象,但是却曾有老虎出现。
整理好营地,吃了打包进来的午餐,我们立即出发去钓鱼。今天只剩下半日,而明天也仅有半日时间作钓,绝不能浪费宝贵时间。我和志雄同船,阿顺阿明一船,阿安阿勇一船,Ray和原住民一船,大家都到上游去。

“我钓的这条尖头鳢够黑吧?”
目中无人的尖头鳢
这条黑水河的尖头鳢,似乎很少被钓鱼人骚扰。我们前往上游作钓是使用舷外机作为小船动力的,大家都知道舷外机开动时引擎声有多吵,而且螺旋桨在水中也会造成很大的搅扰。
令我感到很惊讶的是,当我们来到勒骚树丛边,把小船停下,一把舷外机熄了,将小青蛙抛到船边的标点中,竟然立即就有鱼讯!这里的尖头鳢根本不理会舷外机产生的噪音及水波干扰,也不理小船多靠近它,一看见小青蛙就飞禽大咬!
更离谱的是,为了钓勒骚树丛内部标点中的尖头鳢,阿顺和阿明还采用10多尺的长铁杆把外围的勒骚树叶扫平,弄出一个大洞来,以利小青蛙抛进树丛深处。这样大力地拍打树叶,撼动整个树丛,里头的尖头鳢也是毫不理睬,只见有小青蛙沉下来就咬。
我阴钓多年,也不曾见过这么大胆不要命的尖头鳢。这里的尖头鳢无论大小,都是那么的目中无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许多同类。
从下午2点至傍晚6点,我们作钓的范围涵盖了营地上游2公里内的河段。单是这4个小时大家就钓上了总共30多条的尖头鳢,打钓不中钩和走脱的不计其数。
黑水河激流挑战
隔日早上我们决定到更上游的河段去。今天我和前辈阿明同船,而志雄则与阿顺同船。我们清晨天刚亮就出发,一路不停开船直到昨日作钓范围之上。小船来到一处狭窄而地势较斜的河段,河体宽度仅比小船宽度稍宽不到一尺,河中竟然还出现岩石和激流!
我不是眼花吧?黑水河竟然也有石头激流?与山河无异!一般上黑水河都出现在平原地区,是不会有激流河段的,而这条黑水河竟然出现激流,真令人大开眼界!这段激流长达百米,不仅狭窄且还弯弯曲曲,考验着我的开船技巧和阿明的船头控船技巧。途中倒树挡道,岩石卡住船身,幸好阿明哥艺高人胆大,让我们顺利克服这些障碍。
摆脱激流河段后,水面恢复平静,往前开,来到一处开阔河段,走在前头的阿顺等人已经成功拉上数尾尖头鳢了。这河段之上,勒骚树突然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同样长着有刺叶子的明光树。
这里的尖头鳢比起下游的似乎精明点,我和阿明努力了一个早上,仅阿明成功拉上3条尖头鳢,而我总是打钓无法钩稳走鱼。直到中午,我和阿明决定回到激流之下昨日钓过的河段去。
如意料般,下游河段今早没人骚扰,钓况如昨日般精彩。单单在一片勒骚树丛,我和阿明就有过5次鱼讯!很可惜这时已经是下午2点,我们必须赶在3点前回到营地收拾行李踏上归途。

钓大尖头鳢对阿明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更强的本领是控船技术和力气。

连续钓上几条棍仔后,终于有一条像样的货色来报道,令阿顺笑开了怀。
后语
这次的彭亨州黑水河之行,令我看到了本地黑水河的另一面。无论是攻克堵塞河道障碍,激流河段,还是邂逅那些胆大包天的尖头鳢,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这里虽然有原住民找吃,但是河中只见到少数的桩钓(钓鲶鱼和多鳗的),钓尖头鳢的桩钓少之又少,而且过江钓一条也没看到。
这样的尖头鳢乐土,已经很难在本地找到。大部分的尖头鳢天堂,已经被渔夫和钓鱼人联手摧毁,只有一些十分隐秘、难以到达的地区(如这条黑水河),才可以保存着疯狂的尖头鳢钓况。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美好状况还能够维持多久,只要这地方不幸被贪得无厌的外来渔夫或钓鱼人发现,很快也会和其他过气钓场一样面临生态浩劫!离开这条河时,我只能默默祈祷,祝愿这里的尖头鳢幸福安稳的日子能够延续得长久些……

“阿安啊,你这样捉鱼不怕被咬伤吗?”
破解勒骚树阴钓难题
一般上阴钓我习惯在小青蛙口中放一颗小铅坠,增加重量好让它能够较易穿过障碍下水。但是这次的黑水河尖头鳢老巢主要是勒骚树和明光树,这样的钓组就遇到问题了。勒骚树和明光树的树叶有很多刺,表面不如尼龙线平滑的编织线,遇到这类有刺树叶就很难滑过,容易卡住。
为了应付这个问题,阿明、阿顺和志雄等人就采用了另类的钓组。他们所用的是加重版的钓组,由4或5号的圆球铅坠配搭转环扣针及长脚钩组成。可以使用一段长4寸的钢线或芳纶绳(Kevlar),一头绑成线环衔接母线,穿过铅坠,另一头绑上转环扣针即可。加重后的钓组让编织线能够突破叶刺的阻碍,更易带着小青蛙下坠到水里。
这重型钓组有利也有弊。弊端是由于很重,来咬饵的若是戒心强的尖头鳢,就会很快将饵吐出来。我尝试志雄给我的一副重型钓组后,就遇到两次这样的状况。反观我自己所用的钓组是把铅坠藏在蛙体内,就不会发生吐饵的问题。但是在勒骚树钓点,为了直捣目标鱼老巢提高咬饵率,使用重型钓组是绝对有必要的。

这就是阿顺等人所用的重型阴钓钓组。

这是笔者所用的阴钓钓组,由于铅坠不够重,较难突破有刺叶片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