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镜最牛逼战略更新

钓鱼人与斧头镜斗智的游戏不断在吉兰丹海域上演。

用铁板钓斧头镜的玩意流行十多年后,虽然到今天我们还是可以用铁板钓到它,可是难度也变得越来越高了。为了让斧头镜继续吃铁板,钓鱼人也一直在钓法和铁板上做出改变,这里来看看吉兰丹斧头镜最牛逼的对策!

报道,摄影:Pak Wong@黄国铨

斧头镜是我最喜欢的海钓对象鱼,不必细想我都可以马上举出几个喜欢它的原因来。第一,它住在沿海一带,容易到达,适合一日钓游。第二,它对铁板情有独钟,省了准备生饵的麻烦。第三,斧头镜活动的海域一般不超过30米,让我们可以使用轻型的铁板和钓具。第四,斧头镜的拉力实在太爽了!

当初在彭亨北根第一次尝试用铁板钓浅礁鱼类时,斧头镜就是一个非常容易钓到的品种。只要掌握了鱼群的活动地点,船上每个人都会钓到手软,但是几年后就变得没那么好钓了。其中一个原因是钓鱼船都不主张钓后放,怕放走一条整群鱼就会跑掉,所以斧头镜的数量减少很多。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垂钓压力了。

Kota Bahru唐人街的醒目牌楼。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华人和友族美食。

虽然斧头镜没有被钓后放,可是别忘了钓斧头镜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这种鱼是很容易在遛鱼的过程中脱钩的。逃脱的鱼会把讯息传给同伴,让它们对铁板产生禁忌。

吉兰丹传统秘术

最近我到吉兰丹钓斧头镜,发现当地钓鱼人也同样面对这斧头镜越来越难钓的问题。斧头镜只出现在大马半岛东海岸,从最北的吉兰丹、登嘉楼、彭亨到柔佛海域都有斧头镜,但比较热门的斧头镜钓场还是在彭亨州的北根以及吉兰丹海域。换句话说,这两个海域的斧头镜最多,每当季节来临就会迎来大批钓友,所以也面对了很大的垂钓压力。

滋味十足的加里饭早餐。

跳蛙也能钓斧头?原来是船佬用呼啦呼啦改造的秘密武器!

这次有幸和吉兰丹专业导钓Jacky结伴出海,我也没忘了乘机会向他讨教当地最新的斧头镜技术进展,在这里与各位同道中人分享。

吉兰丹的斧头镜钓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几乎全部都是在人造渔礁(Unjang)。根据Jacky的了解,这一类钓场大部分都是沙质的海床,珊瑚礁不多,这一点可以从极低的卡钓率做出推测。

钓场的深度在30米以下,所以40到60克的铁板是最常用的重量。可是一段时间过后,Jacky也感觉到这里的斧头镜好像也越来越聪明了,明明在探鱼器发现鱼群(斧头镜在当地是最常见的大型鱼类,所以当在探鱼器看见大鱼的讯号时,那多半就是它们了),可它们就是不理睬铁板。

在钓钩上加毛饰是Jacky所尝试的第一个破解斧头镜戒心的应对方法。这方法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当地渔夫,他看见渔夫仅仅使用绿色或黄色的毛钩就可以很轻松的钓到斧头镜,于是就有样学样在铁板的辅助钩加上毛饰,果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个结合传统捕鱼技术与现代钓鱼技术的方法,成为斧头镜钓法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除了吉兰丹,这新技术在东海岸很多地区也都非常流行。

要钓斧头镜,还有一个重点是要了解它们的摄食习性。斧头镜的咀巴是可以向下伸展的,这一点和它的近亲长丝镜有很大不同,长丝镜拥有的是和一般鱼类相同的普通咀巴。从这种咀形可以看出斧头镜其实是在海底觅食的鱼类,它们那种咀巴最适合用来在含沙的海床寻找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作为食物。

用“跳蛙”在船底下摇呀摇钓到的斧头。只要是不同于普通铁板的拟饵就能钓到它!

连钓了几条小家伙,是时候换位了!

“扫地法”的漂亮成绩。玩这钓法耐性很重要。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铁板就要以海床作为主要的搜索范围。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像用铁板钓其他鱼类般快速的抽竿晃饵,而必须让铁板保持在底层。Jacky自己想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呈现法,那就是已经有越来越多钓鱼人采纳的“扫地法”。

所谓的扫地法就是把铁板抛到斧头镜鱼群活跃的水域,让铁板完全沉到底,然后短抽两三下,待铁板重新沉到海底时进行慢动作扬竿,让铁板在海底慢慢拖行,然后重复相同的步骤。

铁板扫地法其实是一门非常高明的钓法,和现今流行的精细钓法(Finesse Fishing)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钓法的奥妙之处是可以把铁板隐藏在沙里,破除了斧头镜的戒心,在拖行时又可以扬起泥沙。凡是在沙质海底觅食的鱼类都会被海底扬起的泥沙所吸引,因为那可能是某种生物在海底活动所造成的现象。当斧头镜发现这个现象时,我想它们的好奇心一定会被勾起而游前去查看。来到激起泥粉的地点时,它们看到的是一个绿色或黄色的生物(毛钩)正在贴着海底游动,而铁板可能已经被海砂盖住了,在毫无戒心之下就会吞下那栩栩如生的毛钩了!

在渔礁结集的斧头镜也时常成为围网渔船捕捉食用鱼时的牺牲品。

很妙是不是?换句话说,这钓法就和我在不久前报道的登嘉楼龙运钓鱼船采用的钓法雷同,铁板在这情形之下只是一颗负责把毛钩送到海底去的“铅坠”,毛钩才是用来钓鱼的主角!

个人觉得扫地法如果能够以比较重的铁板来进行,效果会更加理想。须知钓斧头镜时我们都需要把铁板抛到船的四周来找出鱼群的位置。当我们的铁板不是抛往顺着海流的方向时,如果铁板不够重,那我们的钓线就会被海流牵制,造成铁板很难沉到海底。就算沉到海底,当我们在做出短抽时,离开海底的铁板也会因为船在移动而很难沉回去海底,假如铁板够重那就容易多了。

况且较重的铁板也能帮助收紧钓线,提高敏感度,更易感知斧头镜轻微的咬口。

来到吉兰丹一定要尝试当地独特的叻沙。

Nasi Kelabu最适合打包上船。

我本身是纯化论者,不喜欢在铁板上耍花样,可是当了解了扫地法的奥妙,觉得这是一门技术性很高的钓法,完全符合了拟饵钓的真谛,也为本土轻型铁板钓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Jacky觉得就算没有采用毛钩,在某些时候斧头镜也一样会咬饵,特别是在它们比较活跃的时期。除了海底,不排除它们也会在较高的水层吃饵,就好象那条在离开海底5、6米处追咬我那快速抽晃的铁板的斧头镜。正如Jacky所说,那条斧头镜要攻击我的铁板的意愿特别强!可就是那条罢了!

Jacky对扫地法信心十足,我亲自尝试之后也觉得这是压力钓场的强力解药。如果这方法还是钓不到,看来也只有活虾才能骗到它们了!

针对高压钓场,Jacky还有一个对策,那就是把前导线延长。这其实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他在其他地方钓鱼时学到的知识。很多人都相信编织或PE线在水里会发出怪声,特别是需要大力抽晃的铁板钓法。那是细小的编织线与海水摩擦而产生的震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把前导线从2米延长到10米,这样当我们在晃铁板的时候,底下10米将是“寂静”的尼龙线,这样就不会惊吓到主要在底层活动的对象鱼了。

Steven Ming终于在第二天找回失去已久的感觉!

毛钩什么鱼都能钓到,包括樱桃小咀的鸡肉鱼。

其实这个理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吉罗鱼高手往往都不爱使用编织线,理由和上述情况不谋而合。还有近年很多钓鱼人也都开始以碳氟尼龙线来取代编织线,钓取越来越精明的皇帝鱼。人们都有同感,觉得编织线不但“吵”,而且比尼龙线更容易被鱼看见。

感谢Jacky Chang无私分享斧头镜秘术。

那么美丽的渔船只能在吉兰丹和登嘉楼看得到。

钓鱼回来在码头食肆尝鲜。

甘榜食肆竟能煮出味道那么够力的酸辣海鲜羹,赞啊!

这是即将运去渔礁补充的棕榈树叶。

标点正确,良型斧头钓到爽!

60克绿色铁板配绿色毛钩,一流配方!

不必惊奇,鲽鱼也是毛钩的仰慕者。

有朝一日,钓鱼人会不会返璞归真回到尼龙线的时代呢?

Author: admin

Share This Post On
468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