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没有背鳍的鱼。。。

回顾过去近二十年,鸭咀白鲶鲜少曝光在任何本土垂钓杂志上可谓一个奇案。毕竟这种鱼在泰国和本地一些大型河流的下游地区可是相当常见的一个鲶鱼品种,也可用钓钩钓获,但却是业余钓手很少会遇到的鱼种。它们的真正学名和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

印尼钓友H. Rizky Hidayat在加里曼丹钓到的鸭咀白鲶。

撰文:刘佑义 摄影:刘佑义,H. Rizky Hidayat

在很久以前有位来自彭亨云冰做芭的人送了我老爸一包冷冻的河鱼,有两条多鳗和两条很像巴甸的鱼。当时鱼是我劏的所以印象很深刻。那两条银白色的鱼第一眼看上去头有点像巴甸,可是一解冻出来它长长的尾巴却像一条银龙,背后高高隆起却不长背鳍,侧扁的身体衔接着阔扁的头和嘴,模样怪怪的,这可是我见到兰寿金鱼以外唯一一种没有背鳍的淡水鱼。开膛破肚的当儿感觉它的肉软软的。后来我们把它煎来吃,肉是洁白结实的,骨头也很少,像鲳鱼。可是那是什么鱼我一直百思不解,唯有把它当作一种玻璃猫。

鸭咀白鲶

过了很多年我在砂拉越Simunjan一带工作,芭后尾有一条河,是Sadong河的支流,河水是淡水沼泽的黑水掺杂潮汐作用带来的半咸水,涨潮的日子这里可以看到高射炮和尖嘴鱼的踪影,雨季里这里却是水马骝和鲶鱼的天下。不必多说这种地方当然是大头虾很多的天堂,也是婆罗洲大鳄鱼出没的典型河流。

我和同事一有空就会去那里钓虾。某天我用蚯蚓无意间钓上了一条银灰色的鲶鱼,很像玻璃猫。我拿回去问当地的伊班人同事,他说这是Lajong 鱼。伊班人传统上喜欢将它烟熏成lajong salai来收藏,煮野菜和酸茄子的时候就放几条下去提味,用法类似华人的金华火腿或鱿鱼干。原来当年我见过那种没有背鳍的鲶鱼应该就是它,是一种Phalacronotus 属的秃背鲶鱼,中文可称作鸭咀白鲶吧!

加里曼丹中部的Kahayan河除了鸭咀白鲶也有普通白鲶。

加那逸奇遇

又过了几年,有一回我和朋友结伴去拉浪江上游的加帛走走。从古晋出发,当时我们车子所能到达的最后一个市镇是加那逸(Kenowit),接下去都得靠船代步了。因为时间迟了没有船票我们只好在加那逸过一晚。在加那逸老街上吃了著名的炒煮面晚餐,我拿着鱼竿到码头碰碰运气。

天色转暗后,河面冒出无数的小涟漪,昏黄的路灯照亮着码头四周,依稀可看出这些小涟漪其实是被灯光吸引而来的无数小鱼为。不久灯光外围黑暗的地方开始传出“扑,扑,扑!”的打水声,很明显是有大鱼在暗中追捕小饵鱼。但我的鸡肝鱼饵在水里泡了很久却没有动静。

过不久几位当地的年轻华人乘摩多而来,三四个人却只带一支钓竿。他们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投下了浮标钓组,然后有说有笑的在那里等鱼儿上钩。我看了马上也学他们改用浮标作钓。

突然他们的浮标被大鱼拖走,大力一扬竿,没打中!他们换上了新的钓饵,越战越勇。果然马上又有鱼吃饵了,一打,这次中鱼了!一番拉锯后一条长形银白色的鸭咀白鲶浮出了浑浊河面。这条鱼相当大,有两尺左右。之后他们鱼讯很多可惜都没钩上,相反的我的鸡肝鱼饵却没鱼光顾,百思不解。

本文作者在砂拉越Simunjan地区钓到的鸭咀白鲶。

活蝉作饵

我按捺不住,走过去看他们到底是用了什么神奇的钓饵。经过一番搭讪,一位仁兄说他们是用“angpokche”钓的。Angpokche!@%#!!?那是什么东西?!!

那仁兄把手伸入了口袋,我还以为他会拿出一只壁虎 …… 没想到突然ngeeek….ngeeek….ngeeek!!! 作响吓了我一跳,原来所谓的ang-pok-che 是蝉! 那里的华人方言称做“垦卜子”。原来他们一班朋友会在天黑后先到附近的街灯下捉蝉,把蝉的一只翅膀折断后就塞入口袋备用。

他们解释说这种鱼会被蝉在水面拍动翅膀的震动所吸引,然后只挑蝉的屁股咬,只要蝉的屁股被咬掉就无法再吸引下一只鱼了。所以它们一直要去找更多的蝉,频密的换新饵。他们也说这种鱼只在天黑后的一两个钟头特别活跃,到了大概九点鱼讯就会完全停止,没有必要再继续作钓了。

临走前他们把剩下的蝉都送给了我,我这才把鸡肝丢掉改用蝉作钓。用法是钩从蝉背穿到尾巴末端然后露出钩尖。虽然只有3只蝉,这却让我见证了这昆虫对这种鸭嘴白鲶的致命吸引力。

只有沉性拟饵或软胶能在有障碍物的深水河床把鸭咀白鲶钓上来。

刚落水的蝉浮性是很强的,还活着的蝉会像小马达那样高频率的震动,这一挣扎白鲶马上就会锁定猎物主动游过来吃饵!我之前的两只蝉换来不少鱼讯,可惜都钩不上。用到第三只蝉时已过了黄金时间,鱼讯全无。眼见天色已晚我也只好作罢,早一点睡。

混肴的鱼名

事后我把那鱼的照片给当地的钓鱼人Wesly老师看,他说这种鱼他们叫Bilut。我问他这不是lajong吗?他说不是。他们村的人口中的Lajong 是指喜欢在茅厕下吃大便的大眼巴甸,西马叫 “狗仔汪”,也就是马来人口中的lawang鱼。而Lajong这个名字在Simunjan和Sri Aman一带却是指玻璃猫和这种银白色的鲶鱼。

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原来砂拉越土著对鱼类的称呼也有地缘性的差异,往往同一个名字在不同地方是指不同的鱼。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Labang鱼,下游居民所谓的Labang是一种长身半咸水的巴甸鱼。而上游加帛,布拉甲和Bakun一带的人说的Labang则是上游肥短型的原生山河巴甸。

后来在西马我有一次经过柔佛加亨河路边的鱼档,在冰桶里也发现这种鸭咀白鲶,当地马来人称它作Sengarat。而彭亨河的渔民则认为有Bilut和Sengarat两种很类似的鸭咀白鲶,身体长的是Bilut,身体比较阔而短的是Sengarat。我推测这可能是Phalacronotus micronemusPhalacronotus bleekeri 两种鱼的差异,但还不是很确定。另外,在沙巴也有一种类似的鲶鱼品种,学名是Phalacronotus parvanalis,那是沙巴东部特有的品种,上回有给大家报导过。

这种鱼也拥有类似白鲶的细齿。

印尼鸭咀白鲶

最近有位印尼加里曼丹的钓友传来一些照片和资料,说到他们那里用拟饵抛投白鲶时偶尔也会钓获这类无背鳍的鸭嘴白鲶,而且体型相当大。他当地的人把这种鱼称为Lais Bamban,有点类似马来西亚Lais Papan的称法。大概是在比喻它是一种大型的玻璃猫。据他说这种鱼喜欢聚集在河水平缓,水深达10米的大河湾,咬饵的鱼讯多数出现在接近河床的深水处,因此他们多数是用小型沉性拟饵或软胶来钓它,有震动滚珠的拟饵效果更佳!

记得在云冰河的Kampung Kedaik,名为Atan原住民的船夫,他太太是钓Sengarat 和玻璃猫(Lais)的高手。她每逢闲来无事就会划着小船去离家不远的一个大河湾,躲在树荫下专钓这种鱼来做菜。

大娘她说钓这种鱼的窍门在于找到鱼群聚集的深度。首先她会先用几支钓竿以蚯蚓作钓,并把饵布在不同的深度,当开始钓上一只对象鱼后,她就会放下钓竿以手线的方式收线,并用手臂展开的距离为单位来计算中鱼的水位深度。之后只要记着这个深度来布饵就可以重复的钓到这种鱼。

这说明了这种鱼平时在河中是群居的半水巡游性鱼类,而我在加那逸目睹的那个现象,可能是被灯光吸引而上到水面来掠食的少数特殊情况。

学名有待考证

回顾过去近二十年,这种鱼鲜少曝光在任何本土垂钓杂志上可谓一个奇案。毕竟这种鱼在泰国和本地一些大型河流的下游地区可是相当常见的一个鲶鱼品种,也可用钓钩钓获,但却是业余钓手很少会遇到的鱼种。

至截稿为止我还不能确定这种鲶鱼的真正学名。为此我也咨询了泰国的淡水鱼专家,他回应说目前他们只肯定泰国境内有三个鸭嘴白鲶品种,即Phalacronotus bleekeriP. micronemusP.apogon。其中以身体呈镀白金色的P.apogon 最容易辨认,但大马没有这个品种。

幼年的鸭咀白鲶身体特别长。

从上面看很像白鲶,只是少了背鳍!

另外两种极可肯能就是我们西马所出现的品种,但它们外形非常接近,不易辨认。至于砂拉越和婆罗洲的极有可能也是P.micronemus,因为此品种的模式标本源自印尼爪哇岛。然而很多学者相信各地区出现特有品种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因为这属的鱼是很缺乏辨认和研究的一群。

Phalacronotus是这个裸背鸭嘴鲶鱼属的新学名,这是从旧属Kryptopterus(玻璃猫属)破分出来的一个新属。

Author: admin

Share This Post On
468 ad